納豆激酶 FU大就是美?
最近冬天的氣氛愈來愈濃烈了,寒風吹起,也讓我們開始擔心起機構裡老人家的身體,因為每當這個季節,天氣若突然大變化,都將造成一些長輩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爆發,而發生令人遺憾的事。
由於家人忙碌等不同原因,機構成為安置老人家的地方,雖沒有與親人同住,但親人其實還是非常關心長者的健康狀況,尤其最近就常遇見一些家屬拿心血管保健食品來詢問我的意見,其中最令我頭痛的便是「納豆激酶」此一產品。
納豆是將煮熟的大豆經納豆桿菌醱酵而成的一種醱酵食品。在日本,納豆被食用已超過1000年,是日本民間廣泛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食品之一。納豆激酶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也是一種非常強的血栓溶解酵素。
納豆激酶的作用機制
納豆激酶的特性與人體纖維蛋白分解酵素非常相似,且可調節更多血栓分解的途徑,並可以口服方式服用,而納豆激酶可利用以下三種不同的生化途徑來提高人體自然對抗血栓凝塊的能力。
1.可直接分解纖維蛋白。
2.間接幫助內生性尿激酶前驅物轉化為尿激酶,進一步產生纖維蛋白溶酶原。
3.幫助提高組織中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劑的活性 (t-PA activity),使纖維蛋白溶酶原轉化為纖維蛋白溶解酶,提高溶解纖維蛋白的效果。
納豆激酶的活性單位
「FU」是日本納豆激酶協會對於溶解血栓酵素所定義的一種活性單位。「FU」是表示納豆激酶所含溶解纖維蛋白能力的單位,是「Fibrin Unit」的簡稱。
而「FU」在台灣變成一般選購「納豆激酶」產品的準則之一,家屬問我現在市面上有看到20000FU/g,也有看到高達35000FU的產品,到底該選擇哪種產品比較好?被這些眼花瞭亂的數字給搞暈了頭,找尋資料才發現,在日本市場少有人以FU值來行銷商品,而且據日本納豆激酶協會的建議攝取量是2000FU以上,畢竟「保健食品」在沒有太多的臨床實驗數據確定告訴我們,吃這劑量一定會達到某種我們想要的結果,因此日本納豆激酶協會的建議攝取量是以日本人每日約會攝取約50公克的納豆,換算成納豆激酶的FU,大約是2000的來由,但來到台灣後,2000FU變成一日的建議攝取量。
開始「穿上衣服」的納豆激酶
納豆激酶原本就是蛋白質分解酵素,當由口攝入後,到達胃部經胃酸的作用後,到底還有多少有效成分,可以在體內發揮功效呢?因此在日本FU不再是被討論的話題,而是如何給納豆激酶穿上可以抗酸的外衣,又一般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者,通常醫生總是會開立「抗凝血的」藥物,雖然納豆激酶的溶解血栓效果不錯,但令人擔心的是其所含有的維生素K,是不是也會造成抗凝血劑的效果不彰,產生食品藥物間的衝突反應?
日本的納豆激酶產品己進入,除去納豆中的維生素K ,並且給予覆膜保護,讓其可以順利到達腸道,發揮它的功效,而台灣的納豆激酶市場仍然還是處在FU大就是美的競爭行銷話術上。
最後我只是告訴家屬們,若要食用納豆激酶的產品,需視長輩的用藥狀況,先以每日4000FU(早晚各2000FU)開始食用,若沒有任何異狀下,我們再試著將劑量慢慢調高,畢竟是保健食品,總是以保健為前提下來進行會是比較好的。
<本文轉載自營養師:陳彥甫的樂活天地:http://blog.udn.com/healthmarketing/4606765>
文章整理:陽光康喜
留言列表